帖號:(3054號)  創作發表:maio作品∼「沒人喜歡好人」之我見


貼者:miao 轉貼者: 張貼時間 :2010/12/3(17:19:32)


討論內容:

因看到沒人喜歡好人的報導,心中有感,故而寫了一篇短評:
「沒人喜歡好人」之我見
近日報章雜誌指出:「最新研究:沒人喜歡好人」不禁讓人震驚:難道這是
個是非顛倒、人心不古、價值觀錯亂的時代?此研究結果,是否意味著人們將趣
向悖乎正道而行的趨勢?
末法(梵saddharma vipralopa)時代,邪師說法,如恆河沙,標榜著殺、
盜、淫、妄,以為正行,如《大佛頂首楞嚴經》:「我滅度後,末法之中,多此魔
民熾盛世間,廣行貪淫,為善知識,令諸眾生,落愛見坑,失菩提路。」﹝1﹞
又《佛說法滅盡經》中言:「五逆濁世,魔道興盛……無有慈心,更相憎嫉。時
有菩薩、辟支、羅漢,精進修德……捐身濟物,不自惜己,忍辱仁和。設有是人,
眾魔比丘咸共嫉之,誹謗揚惡,擯黜驅遣,不令得住。」﹝2﹞果真到達此地步,
是多麼令人感到悲哀!所幸,實證顯示,團體中貪心者非成員樂於合作的對象,
這也代表社會尚未落到棄善揚惡的田地,然而,好人於團體中不為人所喜且易被
孤立,對這議題更加深化研析與探究,實屬必要,且是刻不容緩的。
首先,「好」的意義為何?《說文》:「好,美也。.女、子。」﹝3﹞段玉裁
注:「好本謂女子,引申為凡美之偁。」﹝4﹞而關於「美」,《說文》云:「美,
甘也。.羊.大。羊在六畜主給膳也,美與善同意。」﹝5﹞因此,「好」可謂「善」。
如《廣韻•皓韻》:「好,善也。」﹝6﹞《詩經•小雅•正月》:「好言自口,莠
言自口。」﹝7﹞好人,易言之,可謂良善之人。
若以A表心,B表言,C表行,+表好,-表非好〈壞〉,人的心言行模式可
總括為八:A+B+C+,A+B+C-,A+B-C+,A+B-C-,A-B+C+,A-B+C-,
A-B-C+,A-B-C-,心言行皆非好者,當然不是好人,心言行皆好者為好人,
乃無庸置疑的,又一個動機不純正者,表現於外的利他言行,抑或宅心仁厚者形

於外的不合人情的怪誕乖戾舉止行徑,是否堪稱良善?此乃見仁見智的問題。然
而學者進行實際研究時,是純以行為〈自願者為使團隊得到獎金機率提高而放棄
餐券〉為依據,未考慮相關心理層面的因素及表現行為時的態度所導致整體團隊
氛圍的變化,進而使他人產生愉悅與否的感覺,便斷定好人不為人所喜歡的結論,
是頗值得商榷的。
其次,放棄餐券一事並不周遍所有人所認定的無私行為,施者可能視為無關
痛癢,獲利者〈團隊得到獎金後平分給所有成員〉或許亦覺芝麻蒜皮小事〈有也
好,沒也罷〉。試想:一個處於生死存亡之際的人,焉有不渴求與冀盼仁人君子
慈悲地伸出援手?「憐貧念老,救育窮厄」的仁者,豈不為天所護佑、人所宗尚?
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帕克教授(Craig Parks)認為好人於團
體中被孤立,是因他們提高一般認定的行為標準,並讓其他人看起來都是壞人。
﹝8﹞審慎細思,不難發現無能隨喜他人善行者的心態,實是嫉妒所致。《大乘百
法明門論解》卷下:「言嫉者,殉自名利,不耐他榮,.忌為性,能障不嫉,憂
戚為業。言憂戚義者,嫉者聞見他勞,深懷憂戚不安隱故,亦瞋分為體。」﹝9﹞
此乃二十隨煩惱之一。又好人無私之舉,有時反被懷疑是意圖不軌,﹝10﹞如
《百法明門論纂釋》云:「不信者……於一切實事實理,不能忍可,於真淨德不
生好樂,於善功能不起樂欲。」﹝11﹞亦為二十隨煩惱之一。《大乘百法明門論
解》卷上更言:「疑者,於諸諦理猶豫為性,能障不疑善品為業,障善品者,以
猶豫故善不生也。」﹝12﹞係六根本煩惱之一。根本煩惱及隨煩惱之生起,理
應調伏之,若視為常態以為行事準則,使人不敢為善,更有甚者,以不當壞人也
不為好人是所謂合乎中道,錯謬見解恣意肆行的遍傳,才真正是社會道德淪喪的
罪魁禍首。
此外,站在好人本身的立場而論,面對外人對其好惡觀感的評價時,又該如

何自處?孔子認為應視對方是何等人而定,《論語•子路》:「子貢問曰:『鄉人皆
好之,何如?』子曰:『未可也。』『鄉人皆惡之,何如?』子曰:『未可也。不
如鄉人之善者好之,其不善者惡之。』」﹝13﹞一個人若使善人喜之,惡人厭之,
則心中坦蕩無懼,否則,當反求諸己。老子更是豁達,《道德經》云:「上善若水。
水善利萬物而不爭,處.人之所惡,故幾於道。居善地,心善淵,與善仁,言善
信,正善治,事善能,動善時。夫唯不爭,故無尤。」﹝14﹞至善者依天道而
行,利萬物而心無執著名利,寵辱不驚,自在任運,何等逍遙!
跋:庸俗凡夫輩,厭惡良善行;
見賢難思齊,嫉妒疑惑生;
仁者無慍恨,寵辱皆不驚;
任運自逍遙,德性日月明。
《注釋》:
﹝1﹞大正藏第19 冊No. 945,《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》
卷第六,頁131 下。
﹝2﹞大正藏第12 冊No. 396,《佛說法滅盡經》,頁1118 下~1119 上。
﹝3﹞許慎 著,柴劍虹、李肇翔 主編,《說文解字》下,(北京:九州出版社,
2001 年),頁726。
﹝4﹞偁是稱的本字。段玉裁 注,《說文解字注》,(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1
年),頁1086。
﹝5﹞同注﹝3﹞,《說文解字》上,頁210。
﹝6﹞見http://words.sinica.edu.tw/sou/sou.html。
﹝7﹞任自斌、和近健 主編,《詩經鑒賞辭典》,(南京:河海大學出版社,1989
年),頁384。

﹝8﹞見中國評論新聞網http://www.chinareviewnews.com。 2010-08-25。
﹝9﹞大正藏第44 冊No. 1836,《大乘百法明門論解》卷下,頁49 中。
﹝10﹞同注﹝8﹞。
﹝11﹞明 匡山五乳廣益 纂釋,《百法明門論纂釋 八識規矩頌纂釋 合刊》,
(台北:佛陀教育基金會,2004 年),頁46。
﹝12﹞同注﹝9﹞,《大乘百法明門論解》卷上,頁49 上。
﹝13﹞劉俊田、林松、禹克坤 譯注,《四書全譯》,(貴州:貴州人民出版社,
1992 年),頁252。
﹝14﹞沙少海、徐子宏 譯注,《老子全譯》,(貴州:貴州人民出版社,1995 年),
頁12。


來源或出處:

回 應 內 容
**回應第(3054-60032)號  (miao)的留言**      時間 :2010/12/3 下午 05:31:54

奇怪
整篇複製會缺字
《說文》:「好,美也。从女、子。」《說文》云:「美,
甘也。从羊.大。羊在六畜主給膳也,美與善同意。」
處.人之所惡 應為:處眾人之所惡

連結位址:

來源或出處:
回 應 內 容
**回應第(3054-60033)號  (miao)的留言**      時間 :2010/12/3 下午 05:41:28

.忌為性
應是:妒忌為性

連結位址:

來源或出處:
回 應 內 容
**回應第(3054-65467)號  (小娟)的留言**      時間 :2010/12/3 下午 07:13:05

這真是一個值得研究的問題耶..
時代在變難道社會的價值觀與道德感也會改變嗎?
以後有可能真的會變成沒人喜歡好人而喜歡壞人了哦.
真是可怕~~
感謝miao所貼的這篇文章
雖然有些看不太懂但值得探討~

連結位址:

來源或出處:
回 應 內 容
**回應第(3054-70603)號  (小慧)的留言**      時間 :2010/12/4 上午 09:47:02

沒人喜歡好人,這題無法以實驗,研究為之.
每個人對好人的見解,喜惡,定義皆不同,
況且好人也有壞時,壞人也有好時,

人性本善,miao姐所述"好"之意義
一個良善,心美的人,相信大家都會喜歡.

眾生皆佛,人人都有明珠,若能使明珠還其光亮,應沒好壞之分.

連結位址:

來源或出處:
回 應 內 容
**回應第(3054-81316)號  (燕子)的留言**      時間 :2010/12/4 上午 10:52:05

台灣還是好人居多,每次有災難之時總是有錢出錢,有力出力,所以是一個福地ㄚ!

凡物總以類聚,所以往往話不投機半句多,我不覺得"沒人喜歡好人"呢,而是"好人會喜歡好人"吧~

燕子自認為是好人,從小到大也沒做過什麼壞事(除了小時候和鄰居玩火燒了一間廢棄的公廁以外~),那各位姐妹喜不喜歡我呢?

如果喜歡我的話,那妳就是好人了!!

連結位址:

來源或出處:

發表回應

貼圖說明

我要貼圖

 

 

回應者:

轉貼者:

回應內容:

連結位址:

貼圖位址:

來源或出處: